西海固小山村“耕读传家”,本科过线率超八成-凯发k8娱乐平台

西海固小山村“耕读传家”,本科过线率超八成-凯发k8娱乐平台

2024-08-28 12:01:55
来源:新华网

  新华网银川8月28日电(记者 杨稳玺)一本过线率约37%,本科过线率约82%。这样的高考成绩,在名牌高中里可能称不上亮眼,但如果说这是一个宁夏中南部小山村里孩子们的成绩,你是否会为之惊讶?

  吴忠市同心县张家塬乡汪家塬村人口不到2000人,却已培养出1100多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。其中,1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,2人是研究员,21人是博士研究生,35人是硕士研究生。

  这个小山村是如何做到的?

  耕读,再苦再累都要供娃上学

  “从小妈妈就告诉我,一定要好好读书。”这个暑假,今年高考分数超出一本线近30分的刘国莉,没有像同龄人一样外出游玩,而是在家照顾患病的舅舅。她说,自己报考宁夏医科大学的口腔专业,就是希望今后能为家乡父老的身体健康尽一份力。

  西海固,1876年,左宗棠在此感叹“苦瘠甲于天下”;1972年,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世界上二十二个“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”之一。

  通过读书走出大山,是汪家塬村认准的途径。这里的人们不比吃不比穿,只比谁家娃娃读书好,谁家出的大学生多,砸锅卖铁、再苦再累都要供娃上学。

  虽然比不上城里娃的生活,但和过去的塬上娃相比,刘国莉的生活已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  “我们上学时,下午要参加劳动,还经常整个白天参加‘大会战’,只能晚上挑灯夜读。当时教材也远远‘不足’,大家都是到处找书,互相交换着学习。”1958年出生的李宗旭,曾在同心县多个学校担任老师、校长,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奋斗,他对于求学的艰辛深有体会。

  “我哥哥他们那个年龄段的人读书求学,要连夜步行到县城,自己带干粮,冬天杂粮馍馍硬得和石头一样;到我读书时运气好就能顺路搭拖拉机,有时还能在学校吃上白面馒头;到我孩子上学时,条件就好多了,但也要帮忙干农活。就是这种耕读生活,让一代代人知道读书的重要性。我们一大家子人,出了5个博士、25个本科生。”李宗旭说。

  自助,好学之名引得八方来援

  近两年,《送东阳马生序》在网络爆火,很多网民感叹说,艰辛求学,自助而后天助之的道理懂得太晚。但在汪家塬村,这个道理却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底。

  “听老人们说,1920年时,我们汪家塬只有几户人家的时候,就到处找私塾先生给娃娃教书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我们塬上汇集了9个省36个县50多个姓氏的人家,虽然来自五湖四海,但大家都统一认识到要读书才能走出大山,当时就办了小学。恢复高考以后,我切身经历了村干部、能耐人到处‘化缘’,老百姓家家凑钱凑粮,把初中、高中给办起来了。”70多岁的汪家塬村党支部书记张树森说,读书在塬上向来是头等大事,家家户户宁愿顿顿玉米面就咸韭菜,从嘴里省都要给娃把学费省下来。

  “学生苦读、家长苦供、教师苦教,这‘三苦’铸就了我们村的教育招牌。”张树森说,学生家长的读书热情得到了老师们的热情回应,“塬上有幸,来了一批好老师。吃住都在学校,夜以继日教娃娃。”

  汪家塬的好学之名引得八方来援。“同学们听说汪家塬后,都说要一起来‘支教’,我们6个人在大学4年里利用寒暑假总共来了6次。”汪家塬走出的大学生张璐说,朋友们感受到孩子们的热情后,更是一年比一年认真备课,将音乐、美术等课程带给塬上娃。

  改革开放后,汪家塬的教育环境一天好过一天;党的十八大以来,更是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张树森说:“从义务教育免费再到中专免费,从国家助学贷款再到社会各界奖学金,娃娃上学还有免费营养餐……这些好政策,放到过去想都不敢想。”

  读书,让家乡变得更好

  曾经,汪家塬人的读书信念,是走出大山摆脱贫困;如今,汪家塬人的读书信念,变成了返回故土支援家乡建设。越来越多通过读书看到外面“精彩世界”的学子们,义无反顾折返起点,用青春热血在这片贫瘠土地上浇灌出绚丽之花。

  “莲花山上‘青苗水会’,海棠湖村海棠花开,范堡子村、犁铧嘴村的小杂粮特别养人……”谈及张家塬乡的特色,26岁的周刚滔滔不绝。这个通过读书走出汪家塬的小伙子,2021年从宁夏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回到家乡。

  “当时有不少大企业愿意和我签就业合同,身边朋友很不理解问我‘图什么’,我就是想尽自己一份力让家乡变得更好。”回到家乡后,周刚致力于将家乡的“旱塬秘境”文旅品牌推广出去。

  几棵不起眼的绿草,在尹学春手中快速交织,不一会功夫,一朵美丽的小帽就初具雏形。在北京、浙江“漂泊”近30年后,她决定回到家乡传承草编技艺。“一方面是我们本地政府一直号召和鼓励非遗文化,提供了很多支持帮助;另一方面这也是我母亲的遗愿。”

  如今,尹学春的多家工作室每年可带动当地近300人就业,平均每人年增收7000多元,更令她感动的是,有不少年轻人加入到她的队伍当中。“小姑娘们都特认真,她们说就算挣得比外面少也愿意,因为可以留在家乡将技艺传承下去。”

  汪家塬村的“耕读精神”不仅吸引着年轻人“回流”,也在鼓舞着其他乡村振兴一线的奋斗者们。汪家塬村打造出了党性教育基地、以30户农户家为主体的“三同”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,近年来累计接待区市县各类调研及市、县中青班培训近百次。在汪家塬参观学习后,同心县兴隆乡选调生马璐说:“很多人都说基层苦,但和过去相比,现在可是好太多了,这都是前人艰苦奋斗的结果。我们年轻人又怎能不努力呢?”

  “为更好服务青年群体,我们每年都会对乡镇干部和村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,举办特色种植、牛羊养殖班,开展家政服务、烹饪等技能培训班,选派致富带头人、种植养殖户前往异地培训。”同心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尚奇说,汪家塬村是典型,也是缩影,近年来,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,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。(完)

责任编辑:张洁龙
网站地图